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谋篇布局之年,在这一关键时期,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“更加注重系统集成,更加注重突出重点,更加注重改革实效”,为2025年财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。

更加注重系统集成
从系统集成的角度来看,财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
一方面,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发展战略协同。聚焦重大战略任务夯实财力保障,发挥财政结构性调控优势,强化科技、教育等重点支出保障。例如,在支持科技创新上,财政投入向基础研究、应用基础研究、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,为强化制造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等提供资金保障。同时,加强新领域新赛道财税制度供给,适应产业结构、商业模式等新变化,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财税制度。如依据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完善财税政策设计,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,优化税制结构。
另一方面,要优化政策资源与政策工具组合。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,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,提高财政赤字率,组合使用赤字、专项债等政策工具,加大支出强度、加快支出进度。加强项目与资金的统筹,用好各类资金,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,着力提高投资综合效益。此外,还要加强不同政策间协调配合,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,加强财税政策与货币、就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,实现政策目标、措施、效果协同。
更加注重突出重点
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以重点带动全局。
其一,把解决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放在突出位置。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,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,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,加力扩围实施“两新”政策,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。针对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和外部挑战,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完善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,推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。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,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,规范税费优惠政策,促进“新三样”等优势产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。
其二,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。财税体制改革不是解一时之弊,而是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。要使全局和局部相配套、治本和治标相结合、渐进和突破相衔接,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。同时,做好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,既抓重要领域、重要任务、重要试点,又抓关键主体、关键环节、关键节点,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深化的转变。
更加注重改革实效
财税体制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、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上。
在经济发展方面,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,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,降低企业负担,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将资金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,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。
在社会公平方面,完善税收制度,健全直接税体系,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,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,缩小收入差距。加大对基本民生的保障力度,提高社会保障水平,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。
在国家治理方面,推进零基预算改革,加强预算管理顶层设计,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,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透明度。加大财会监督力度,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、财务核算等方面的监督,防范财政风险,维护财经纪律,提升财政治理效能。
总之,2025年围绕三个“更加注重”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。通过更加注重系统集成,使财税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;通过更加注重突出重点,精准破解改革中的难题;通过更加注重改革实效,切实提升财税体制的治理效能,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财税力量。